ssd評測比較(四大品牌256G固態硬盤對比評測)
金士頓和東芝都屬于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不張揚固態硬盤品牌,熱銷型號雖然不像三星那樣時刻以跑分為自己代言,但卻能在確保穩定的前提下普遍有著不俗的性價比表現。今天存儲極客為大家帶來四款熱銷型號的固態硬盤對比測評,看看主流游戲家用選哪個更合適?
四款對比型號分別是東芝Q300、A100和金士頓UV400、A400,他們之間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四款產品都使用了源自東芝的閃存、東芝A100和金士頓A400使用了相同的主控搭配不同固件、東芝Q300和金士頓UV400則更像是臺系主控與Marvell的激烈對撞。

從本質上來說金士頓和東芝并不是一個層面的對手,東芝擁有從閃存源頭到最終零售產品的完整產線,而金士頓則需要從東芝采購閃存晶圓(Wafer),然后按照自己的標準進行檢測封裝最后組裝。所以我們能看到東芝自用原廠顆粒,金士頓的東芝閃存則只能打上自己的標。從顆粒品質來說,顯然是東芝原廠顆粒更讓為令人放心。

東芝A100與金士頓A400的名稱相似,主控也都是源自臺灣主控廠商PHISON的PS3111-S11,主控內置緩存設計,不同的是分別搭配了不同調教的固件程序,最終也會有不同的表現。東芝Q300使用PHISON PS3110-S10四核心八通道主控,而金士頓UV400使用了Marvell 88SS1074雙核心四通道主控,從硬件規格上東芝Q300完勝對手。

A100/A400代表的是大廠入門級固態硬盤的表現,可以看到東芝A100的性能全面好于金士頓A400:

Q300/UV400則是主流級固態硬盤,雖然AS SSD Benchmark測試總分上UV400領先,但可以看到Q300的各種讀取項目都比UV400更強,而金士頓主要是依靠4K 64Thrd寫入搶了分。從家用使用來看,讀取的實際比重是要比寫入更多一些。

SLC Cache緩存測試:
今天測試的四款固態硬盤都使用TLC閃存搭配SLC Cache,不同的固件調教下會有不同的緩存策略。A100/A400的緩存容量都在2.7GB左右,Q300和UV400則不約而同的選擇了3.7GB。

緩存用盡之后A400持續寫入比A100略高一些,但東芝A100速度波動更小。

接下來再看東芝Q300與金士頓UV400的對比:

無論是讀寫速度穩定性還是緩存外持續寫入速度,Q300都明顯優于金士頓UV400。

最后來看PC Mark 8存儲性能測試對比:

對于游戲玩家來說,我們能看到入門級的A100/A400相比主流Q300/UV400的差距非常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普通玩家選擇更便宜的入門級產品能用最少的錢取得幾乎無差別的體驗。而中高負載下,雖然UV400在個別項目中領先,但總體來看東芝Q300的表現相比金士頓UV400更為穩定,畢竟在主控硬件層面上Q300擁有壓倒性的優勢。
本文由網上采集發布,不代表我們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hzzg168.com/gouwuzhinan/202204/37439.html